• 加入收藏
  • 设为主页
新生专题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生专题 新生专题

专家谈大学生心理健康:需善于反思 贵在“反求诸己”

信息来源: 济宁学院 发布日期: 2015-10-08浏览次数:

近日,随着各大院校纷纷开学,大学新生们也逐步融入新的校园生活。如何在新的学习生活环境中保持良好的心态,成为同学们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记者就此采访到北京师范大学学生心理咨询与服务中心心理学博士宋振韶,他表示近年来大学生对心理健康的关注程度和意识都有所提高,只要能够积极面对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就能够使自己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积极面对问题学会“反求诸己”

“我觉得近年来大学生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观念和意识都更为积极了,来我们学生心理咨询与服务中心求助、咨询的人数连续几年都是上升的,大家在使用心理健康服务这方面的意识和观念也是提升的,凡是主动寻找帮助的同学,绝大部分人的心理健康的状态都会得到好转。”宋振韶称。

在谈到如何处理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时,宋振韶借用了孔子“反求诸己”的概念,他说,生活对每个人来说都有很多的考验和磨练,解决问题的根源还是在于自己,很多时候如果我们能够着眼于自己,进行自我反省,能够从改变自己开始,就能够真正产生正能量,能够影响别人。

宋振韶认为,改变自己首先要从观念开始,他说,任何人的行为都是受一定的信念支配的,“所以如果一个人,你强行说服他,他可能表面上屈从你,但他内心里并不认同你,一旦他的行为离开外在的约束,又会回到自己的认识体系里去,回到自己的老路上,只有当他觉悟到自己的那一套观念和认识是不合理的,才会重新选择一条新路,改变看法,才会有相应的一系列改变。”宋振韶称。

所以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要勇于面对,克服自己逃避的心态,只要能够积极面对,就可以解决问题。“我觉得能够主动到我们这里来求助的同学都是勇敢的,都是敢于面对困难的。”宋振韶称。

尊重与平等才能保持和谐人际关系

在谈到人际关系处理时,宋振韶认为,在中国集体主义文化氛围的影响下,要想既保持独特的个性,又能够与他人和谐共处,就需要有一种“我行,你也行”、“我重要,你也重要”的基本人际哲学,只有如此,才会有尊重、平等的交往态度,才能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

“在集体主义文化下,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整合,很容易让人失去自己,或者有些人就会走入另外一个极端,只有自己,没有对方,这种情况下,要么就是委屈自己,迎合他人,要么就是干脆谁也不管不顾,以自我为中心,这两种情况都不利于人际关系的健康发展,要想形成健康和谐的关系,首先要能够区分我和你,我们两个是不同的,你有你的需要,我有我的需要,我可以支持你,但是彼此还是把每个人当做一个独立的个体来尊重,能够认识到彼此之间的差异,而不至于出现完全失去自己,或者说只有自己这两种比较极端的情况,我觉得只有一个人真正能够自我成长了,自我强大了,他才能够去接受或认可人与人之间的不同,才能够真正实现平等和尊重,才能实现人际间的和谐。”宋振韶称。 

此外,宋振韶认为,如果想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还需要懂得感恩,能够意识到我已经具备了完整的生命,健全的身体,对自身的塑造靠自己就可以。“此外还有一点就是好学,我觉得如果能多去读一些心理学或者其他方面的书籍,我觉得这几条就能够让人不断的成长,超越旧有经验的束缚,完成塑造一个自己心目中理想的自我。”宋振韶补充说。

   宋振韶认为,心理健康是个相对概念,没有绝对的心理健康。心理和生理一样重要,都需要维护。当心理“生病”时,需要能够接受现实,积极面对,必要时寻求专业帮助。身体需要锻炼和维护,心理同样需要锻炼和维护,“勉强概括而言,保持心理健康就是要记住并实践下面四句话:生命实属不易,根源在于自己,改变始于观念,面对胜过逃避。”宋振韶称来源: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