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收藏
  • 设为主页
心闻资讯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心闻资讯 国内心闻

自拍成瘾是精神病?

信息来源: 济宁学院 发布日期: 2017-02-18浏览次数:

研究发现,“自拍”的说法早在1984年就出现了,英文名为self-timer,意思是指个人使用照相机给自己拍摄。其实,人类历史上第一张自拍照,在1839年就出现了,只不过那时候照相机并未普及,普通人还没办法玩自拍。随着时代的发展,自拍也被赋予了新的内涵,自拍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动作,而是成为人们自我欣赏和与外界交流传播分享的载体。

自拍本是一件愉快的事情,是一种分享心情的行为。但是据报道,美国病学协会已经将自拍成瘾认定为一种精神疾病,美国专家将这一精神疾病分为三个不同层次:

1.情景自拍,一天至少自拍3次,但极少上传网络。

2.严重自拍,一天至少自拍3次,并且上传网络分享。

3.自拍成瘾,总会有自拍冲动且一天上传自拍照至少6次。

你经常自拍吗?20人中15人的答案是肯定

每个人的朋友圈里,总有那么几个对自拍中毒颇深的小伙伴,时常让人有想拉黑的冲动。一份社会调查显示,66.5%的受访者有自拍习惯,其中28%的受访者经常自拍,31.1%的受访者会将自己的自拍照片发到网上。与此同时,在调查中排在首位的是“展示与炫耀”(31.5%),排在第二位的是“记录生活”(28.7%)。

在全民皆拍的年代——自拍、刷屏,只为刷存在感?显然不止。华商报记者“你经常自拍吗?”这一问题在榆林市新建南路随机采访了20位市民,男女各10人,年龄段在20岁—45岁之间,其中竟有15人表示会经常自拍,女性9人男性6人,而剩余的5人也表示有过自拍经历,只是偶尔自拍而已。

32岁的唐糖(化名)告诉华商报记者,自己是典型的“自拍族”,无论是上班期间还是下班回家,抑或是出去游玩、同学聚会,甚至是上厕所期间,都要来个自拍照,平均一天会发两三张到朋友圈。在她看来,自拍是一种和亲朋好友分享心情与体会的交流方式,即使有点上瘾也不至于被说成精神疾病那么严重,相反还可以释放自己的身心压力。

“男士喜欢自拍可能会被很多人笑话吧,曾经很多女性朋友也取笑过我,但我觉得这是一种自信的表现,所以不要在乎别人的看法。”26岁的林新(化名)说,现在人的生活节奏很快,而且繁琐的生活、巨大的工作压力让人们都疏于沟通,微博、微信等社交网络虽然是一个虚拟的通道,让却让很多人的社交欲望得以疏解。

也有人说,年龄越大的人可能越不喜欢自拍,而45岁的林阿姨近两年却越来越迷恋自拍。“儿子、女儿都在外地上大学,我和老公两人在家都很无聊,后来女儿给我的手机上安装了微信,平时和孩子们聊天之后,看到很多人发自拍照,我也学着自拍发到网上,很多经常不联系的朋友都和我互动。”林阿姨说,自从学会自拍后,自己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比如会注意对皮肤的保养,很多人都夸她越来越年轻了,所以她认为自拍好处多多。

不过,也有人对自拍持反对意见。23岁的王女士就对特别反感自拍,她说自己的朋友圈就有很多爱自拍的人,一天到晚不停刷屏,尤其还有男性,感觉很无聊。“这类人给我的感觉就是虚伪,一天无所事事,不是说自己过得很好就是过得不好,难道发个自拍照一切烦恼都会烟消云散吗?这样反而给朋友带来负面的消极影响。”王女士说,朋友圈一旦出现经常晒自拍照的,她就会选择屏蔽。

听听专家怎么说?“中毒”较深要及时纠正

有专家表示,喜欢晒自拍照,也未必是一件坏事。晒照的人内心一般都非常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同,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刷存在感”,看到有人点赞或者夸奖,这种认同感就会得到满足。久不见面的朋友,也可以通过照片和文字,了解对方的近况,增进彼此间的联系,降低孤独感。

那么,自拍是不是一种病呢?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喜欢自拍可能只是一种自我心理满足,本身并不会对身体造成什么危害。但凡事要有度,自拍成瘾折射出一些人在现实生活中的空虚,也可以说是日常生活过得太轻松,长此以往就会沉浸在虚拟的社交网络,变得没有进取心,进而精神世界发生改变,影响人生观和价值观。

怎样判断是否自拍成瘾呢?有专家指出:

第一,看是否影响到了日常生活。有的人,自拍后为了得到别人的回复,等到深夜四五点,睡眠时间和质量完全得不到保证,这就影响了正常的生活作息时间。

第二,看是否影响工作。有的人工作的时候玩自拍,上传到微博、微信后还会心心念念有没有人点赞,结果该完成的工作没完成,这就得不偿失了。

第三,看是否造成了与人沟通的障碍。有的人在微博、微信上很活跃,但是一到现实生活中就很闷,这部分人往往是有社交欲望,但过度依赖社交媒体,长期发展下去,与人沟通交往的能力会不增反减。

对于很多喜欢自拍的人来说,要注意把握好度,不要让本来作为消遣娱乐的事情变味。对于一些中毒比较深的自拍者来说,要及时纠正回归现实,重塑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转摘:南京心理咨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