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收藏
  • 设为主页
心理百科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心理百科 心理百科

【案例分析】他为何频繁出入精神病医院?

信息来源: 济宁学院 发布日期: 2013-06-24浏览次数:

          “氯丙嗪也叫冬眠灵,是第一个抗精神病药。从上世纪50年代初氯丙嗪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和躁狂症开始,进入了精神药理学发展的黄金阶段。氯丙嗪的发现在西方国家掀起了对精神病人的非住院化运动,使许多精神病患者不必被终身强迫关锁在医院里。”

  这是从百度上搜来的一段资料。20年前,当时22岁的他第一次精神病发作,服用的就是这种叫做“氯丙嗪”的药。

  他的父母都是杭州郊区一所小学的普通教师,好面子。他第一次发病在一个周末的白天,一直等到天黑,父亲才将他绑在自行车上,母亲踉踉跄跄跟在后面,将他送到了附近的精神病院。因为是初次发病,治疗及时,一个月后,出院。按医嘱,他得长期服用这种叫“氯丙嗪”的药。

  但这种药也有非常明显的副作用,患者服用后,会导致面部肌肉僵硬。他亦未能幸免。

  母亲看着他往日清秀如今变形的脸,心痛万分。当时,他刚刚大专毕业,在一家公司上了三个月的班,母亲跑到公司替他办理了辞职手续,告诉他,只需在家好好服药,好好养病。

  但时间长了,他有些闷,想出去转转。母亲语重心长地说,你这副模样被人看到,都知道你是吃药的病人,若是有人问起什么病,你我都不知道怎么回答。

  他心里有些不情愿。这个药一天不停,也就意味着我一天不能出去见人,这样治疗有何用?

  “别人一看,就知道你是吃药的病人”

  当母亲的面吃药,背地里再吐出来

  他拒药是从那年春节开始的。

  那时服用了大半年时间的药,除了面部僵硬外,他的思维言行已与常人无异。善良的母亲说,按风俗,大年初一吃药,意味着一整年都要吃药,不如就停一天吧。

  这一天他过得很开心,没有服药,他觉得终于摆脱了“精神病人”的阴影。第二天,母亲依旧监督他吃药,但他觉得自己已经好了,不如趁此断了药。母亲不同意。他据理力争,说只要一天不断药,我就一天不能光明正大地出门,还不如死了算。况且,现在的他已经和常人没什么两样。

  母亲被他说得哭了,但没有医生的吩咐,她不敢擅自停药。于是苦口婆心地劝儿子说,再忍耐一段时间,索性一次性彻底治愈,以后就再也不用受这苦了。

  但他听不进。他当着母亲的面把药吞了下去,但当母亲转过身,他便把药吐了出来。

  一周后,没有任何异样。他兴奋地将“停药一周”的实情告知了父母,父母虽然将信将疑,却心存侥幸,幸许儿子真的是康复了。

  父母开始重新为他张罗工作,终于在一家刚成立的园林公司得到了一份办公室工作。

  在康复医院的那几年

  如同很多擅自停药的患者一样,没过几个月,他便再次出现异常症状。终于有一天,在单位大吵大闹的他被同事强制送回家,年迈的父母一声叹息,顿时老泪纵痕。

  当时,大他五岁的姐姐已经出嫁,而小他三岁的妹妹仍在念大学,父母经济上的、精神上的负担可想而知。

  就在他第二次入院的时候,母亲脑中风,卧床不起。等他再次出院时,姐姐和妹妹对他明显有抱怨情绪,认为是他拖累了母亲。直到今天,已经40多岁的他仍有自责情绪,“不怪姐姐和妹妹的态度,我确实拖累了她们。”

  当时,父亲还在一所小学任教,实在无人看护他。姐姐说,她愿意出点费用,送他去康复医院。

  他说,对于当时家人这样的决定,他表示理解,这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办法,“毕竟住康复医院也是一笔非常大的开支”。

  康复医院是一种对病人实行以管为主的康复机构,除了医生来定时督促吃药,他与旁人无过多交流。日复一日的时间流逝中,吃药成了他机械的行为。家人也来看望他,但他不知道如何跟他们交流。

  被拒之于家庭活动之外

  期间,因为病情反复,他又进了几次精神病院。又过了几年,父亲退了休。对这个儿子,父亲一直心有内疚,于是细细思量后,便把他接回了家。

  回到这个生活了二十多年的家,他一下子觉得陌生了。母亲躺床上话都不能说,父亲的头发已经全白,妹妹已经毕业就业,并找了个男朋友。

  那时的他已经三十出头,看不到未来,更不用奢望女友、孩子。

  没几天姐姐欢天喜地回娘家,说姐夫晋升,要接全家人出去庆贺。久已不出门的他也被感染,跟着换衣服,洗脸梳头。但就在临出门那一刻,姐姐迟疑着试探:你不去行吗?

  姐姐转过头来,小声跟父亲嘀咕:单位里的领导都在呢。

  于是,父亲小心翼翼地哄他说,你在家里照顾妈妈,我们去去马上回来。

  至今回想起那个晚上,他仍记得当时的百感交集、无限失落。

  郁郁寡欢地过了一段时间,便到了妹妹的大喜之日。婚宴那天,家人、亲戚欢天喜地穿梭于屋内,谁也没关注到他。他就在一旁看热闹,看到谁都点头笑一下。

  下午时分,大家一起去酒店,没有人跟他告别。

  他在屋子里待了一会,决定出门。

  晚上七点的婚礼现场,新郎新娘正在台上接受来宾们的祝福,一个行动迟缓的年轻人出现在主席台下。他无限羡慕地看着台上的新人,喉咙里却不时地发出嘿嘿的笑声。

  后记:从22岁初次发作精神病,这个42岁的男人在20年的时间里,共进出精神病院20余次,平均一年一次。如今,即便在药物的控制下,在思维尚且清楚的状态下,他浮肿的面容、迟钝的思维,仍令人感觉到精神分裂症的反复发作对人巨大的摧毁作用。

  案例解读

  病耻感,比疾病本身更可怕

  除去病理因素,患者家属、患者本人及全社会对精神疾病的“病耻感”,是造成患者反复发作的重要因素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高复发率的疾病,一旦复发,会导致大脑功能的进一步损害,患者的认知功能会逐步恶化。另有研究表明,患者复发第一次、第二次和第三次后达到缓解所需的时间分别是47、76.5和130天。可见,复发就意味着患者康复得越来越缓慢且越来越不完全,同时也意味着更频繁的入院和更长的住院时间。

  精神分裂症为何会频繁复发?杭州第七人民医院病区科主任施剑飞认为,除去病理因素,患者家属、患者本人及全社会对这一疾病的“病耻感”,是造成复发的重要因素。

  如同本案例的讲述,家有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会有一定的羞耻感。这种羞耻感表现在他们对患者的态度和方式上。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阻止患者参与正常的社会交往,对于一些需要家庭成员共同参与的事情,他们也会习惯着命令说,你能管什么事,你只管好好吃药。

  施主任说,家属的这种病耻感,使得对患者缺乏最起码的尊重,无法为患者提供正确有力的支持系统,从而令患者的情绪波动,依从性差,引发他们思维的偏执和行为的激越,增加了疾病复发的可能性。

  而作为患者这一本身高度敏感自卑的群体,同样也存在“病耻感”。患者自身存在病耻感的危害是,他们试图通过各种方式拒绝吃药,以此证明自己不再是个精神病患者。但作为一种本身不可能治愈的疾病来说,长期服用药物是控制病情的不二选择,一旦擅自停药,便会使其陷入复发的痛苦中。

  另外一个需要引起关注的,是全社会不约而同的“病耻感”。施主任认为,这种全社会性的“病耻感”来源于对精神分裂症知识的匮乏,他们认为这种疾病本身是令人羞耻的,所以会习惯性地用“精神病”、“脑子有病”等词语来轻慢、嘲讽某些人。我们需要厘清的观点是,这种疾病不是病人的主观故意,而是大脑的一种功能或器质性病变。从这个角度讲,精神疾病和糖尿病一样,只是一种病而已。

  根据资料,我国的重症精神病患者目前已超过1600万,其中至少有三分之一病人的病情无法改善。愿全社会提高对重症精神疾病的正确认识,减少对这一群体的偏见和歧视,给予他们一个和谐、平等、友爱的康复环境。

  专家指导:市七医院精神科病区主任、主任医师施剑飞

  心理学堂

  如何预防精神疾病的复发

  1.家属要定期带患者来门诊复查。复查可以使医生连续地、动态地了解病情,及时调整治疗药物,也可以使家属和患者及时得到咨询,解除患者在生活、工作和药物治疗中的各种困惑。

  2.坚持药物维持治疗。据统计,在复发者中,自行停药者占54%-77%。维持治疗的患者,复发率为40%,而没有维持治疗的患者,复发率高达80%。

  3.要帮助患者认识疾病的症状表现,理解预防复发的重要意义。帮助患者正确对待疾病,既不盲目乐观,也不消极悲观,正确对待社会对精神病人的各种歧视态度。帮助患者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学会对付应激事件的方法,发现并纠正性格缺陷。这些问题如果处理不好,都将成为病情复发的隐患。

  4.培养积极健康的兴趣爱好,转移对疾病的注意力。(来源:浙江在线健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