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声响,新年到,烦恼事情往边靠”,这马上就要过新年了,先在这里给大家拜年了。百节年为首,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研究发现春节是我们中国人一年中平均幸福感、关系感和利他感最强的日子,它有很多心理功能。下面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1.过年是满足情感需求的途径
春节在我们心中不仅仅是一个节日,同时还是我们表达和释放情感的时候,是心理诉求得以满足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一年一度的狂欢节和精神支撑,有助于我们缓解压力获得社会支持,它承载了中华人民对家乡的精神寄托。
根据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观点,延续至今的春节传统文化使得集体无意识内化为中国人的本能,促使我们春节回家团聚;根据跨文化心理学的观点,已深深融入我们中国人血脉中的集体主义情结驱使我们过节要回到家人身边,因为与家人在一起时体验到的充实感、内心认同感和愉悦感是难以用语言表达的。
2.过年实现了“趋利避害、求吉祈愿”心理需求
人民的求吉祈愿心理,是一种有着广泛民众基础的民俗心理现象。这是一种在杜会关系中形成的、具有普遍性的“趋利避害心理”,即人们在说话、做事时趋向于说对自己有利的话语、采取对自己有利的行动。而“年”由来的传说所表达的正是人们驱邪除祟、躲灾避难并追求幸福安康、快乐生活的美好愿景。春节习俗活动无一例外地充满了人们对于来年的美好祝愿。通过贴春联、放鞭炮、给压岁钱等这种仪式性的活动,希望新的一年有个好的开端、好的结果,并积极去做有好预兆的事;通过不说、不触、不吃等诸多禁忌将引发凶祸的可能性降到最低,从而满足并实现“趋利避害、趋吉避凶”的心理需求。
3.过年是一种积极的自我心理暗示的表达
心理学认为,心理暗示作为一种社会影响的形式,主要是采用含蓄的、间接的方式,通过言语或非言语、文字或自然景观等手段使人不自觉地接受某种观点、信念、态度或行为模式的影响,从而使受暗示人在心理或行为上发生相应的变化。综观春节的传说和习俗活动,都充满了积极的心理暗示。人们通过编造“年”兽的出现和消失,把无法控制的自然灾害想象成可以通过爆竹、旺火或红色等仪式来控制以求得心理上的安慰;吃饺子财源滚滚、大红春联添喜气、粘挂门神求平安、年画装点满院春和欢天喜地大拜年等。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对春节的重视和传统仪式的遵守更加体现了中国人对未来美好生活的积极期待和坚信。
4.过年是满足依恋感和归属感的方式
过年有一个关键词,就是“团圆”,团圆则意味着跟家人在一起,跟爱人和朋友在一起, 跟让我们觉得安全的、充满爱的关系在一起,以获得归属感。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春节回家团圆则满足了中国人彼此之间和睦相处、互敬互爱以及相互鼓励的温暖氛围,更能满足我们内心安全的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
因为我们渴望被理解,被拥抱,被爱。而“过年”,在我们的内心里,恰恰就是这些“依恋”的集合体 ,就像是我们的一根精神脐带,紧紧地连接着我们跟父母、爱人、和朋友。所以,我们渴望在春节的时候与父母、爱人、和朋友团聚,以回到我们精神上的家园。
在春节来临之际,希望大家都能够找到自己心灵的慰藉,洗去一年的疲惫,以最好的状态迎接新的一年。
祝小伙伴们新年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