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收藏
  • 设为主页
心理课堂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心理课堂 心理课堂

【心理知识】 世界精神卫生日:呵护心灵绿洲,成就美好未来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 2024-10-09浏览次数:

让小编考考你们,大家是否知道十月十日是什么日子?有些同学可能会疑惑什么是“双十”,它可不是类似于双十一,而是世界精神卫生日。或许同学们不太熟知,那么接下来就由小编来向大家介绍一下它吧。

“世界精神卫生日”是由世界精神病学协会在1992年发起,时间是每年的10月10日,旨在提高政府部门、社会各界,广大群众对精神卫生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普及精神卫生知识和对精神发育障碍疾病的研究认识。结合现实情况和精神卫生的需要,每年确定一个活动主题。世界各国每年都为“精神卫生日”准备丰富而周密的活动。2000年,我国首次在世界精神卫生日组织开展大规模活动,宣传精神卫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号召全社会积极参与精神卫生工作,推动形成理解、接纳、关爱精神障碍患者的社会氛围,保护和促进公众心理健康,并保持至今。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精神卫生是指一种健康状态,在这种状态中,每个人都能够认识到自身潜力,能够适应正常的生活压力,能够有成效地工作,并能够为其居住的社区做出贡献。同时精神健康也是在环境中以及与环境的一种平衡状态。身体、心理、社会、文化、心灵和其他相互关联的因素都决定了这一平衡,身、心健康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过去十年中,中国出台精神卫生法,呼吁增加精神卫生机构、增加精神卫生专业人员数量、提高公众意识等,在消除障碍、让人们获得诊断与关怀服务方面做出了重要努力,人们切实感受到幸福。

2024年世界精神卫生日主题

今年的10月10日是第33个世界精神卫生日,其宣传主题为“共建共治共享,同心健心安心”。该主题旨在通过多元的宣传途径,进一步普及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知识,倡导全社会共建心理健康体系,共治心理健康问题,共享心理健康成果,提升各行业心理健康服务水平,提高公众心理健康素养。

心理健康素养十条

第一条: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身心健康密切关联、相互影响。

第二条:适量运动有益于情绪健康,可预防、缓解焦虑抑郁。

第三条:出现心理问题积极求助,是负责任、有智慧的表现。

第四条:睡不好,别忽视,可能是心身健康问题。

第五条:抑郁焦虑可有效防治,需及早评估,积极治疗。

第六条:服用精神类药物需遵医嘱,不滥用,不自行减停。

第七条:儿童心理发展有规律,要多了解,多尊重,科学引导。

第八条:预防老年痴呆,要多运动,多用脑,多接触社会。

第九条:要理解和关怀精神心理疾病患者,不歧视,不排斥。

第十条:用科学的方法缓解压力,不逃避,不消极。

二十个快乐习惯

1.要学会感恩。

2.明智的选择你的朋友。

3.培养同情心。

4.不断学习。

5.学会解决问题。

6.做你想做的事情。

7.活在当下。

8.要经常笑。

9.学会原谅。

10.要经常说谢谢。

11.学会深交。

12.守承诺。

13.积极冥想。

14.专注于你正在做的事情。

15.保持乐观。

16.无条件的爱。

17.不要放弃。

18.做最好的自己然后放手。

19.好好照顾自己。

20.学会给予。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积极学习《心理健康素养十条》,平时多注意培养快乐习惯,保持积极心态,乐观面对问题。心放宽,事看淡,生活自会重遇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