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是我们熟知和认同的一句格言。然而曾几何时,社会上却开始流传起另一种说法:“高调使人进步,谦虚使人落后”。这种说法转变所折射的社会问题,值得我们关注。
“谦虚使人落后”是一些单位和部门出现的一种现象,即那些为人低调、不事张扬、不争名利的人得不到重用,在职务、职称和荣誉上每每处于“落后”的态势;而那些为人高调、见名利就争、见职位就抢的人,却常常如愿以偿,不断被提拔重用、获得各种好处。这是选人用人与评优评先中的一种不良倾向。
出现“谦虚使人落后”的现象,大致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其一,谦虚的人由于比较低调,往往“不显山不露水”,其能力和业绩在一些时候便容易为人忽略;而高调的人由于整天把自己的能力和成绩挂在嘴上,所以知名度往往很高。其二,谦虚的人懂得谦让,知道与人分享或礼让他人;而高调的人不仅不会谦让,而且会索要。其三,一些领导干部或者由于对高调者的能力和业绩比较熟悉,或者迫于高调者的压力,常常把机会优先给予这些“会哭的孩子”。由于这些因素的存在,谦虚者在实际竞争中往往处于劣势、失去机会。
在一个单位和部门中,如果“谦虚使人落后”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危害是很大的。首先,有可能选拔不到真正的人才。高调者中有能力强、贡献大的人,也有调子高而能力低、嗓门大而贡献小的人,后者在很多时候还占据多数。如果提拔重用后者,就显然违背“能者上、庸者下”的用人原则。其次,有可能埋没更有才华的谦虚者。能力强、贡献大的人因为谦让而失去提拔重用的机会,才华就很难得到充分施展,以致最终被埋没。这无疑会造成人才资源的浪费。再次,有可能形成崇尚空谈、不重实干的不良风气。高调者总是得利、谦虚者总是吃亏,必然会发出错误的“信号”、形成错误的导向,助长华而不实的风气。这不仅会挫伤人们的积极性,而且会损害工作的开展和事业的发展。
克服和预防“谦虚使人落后”的现象,需要组织部门、领导干部、广大群众进一步“擦亮眼睛”,也需要谦虚者自身作出努力。对于组织部门、领导干部、广大群众来说,评价一个人的能力和贡献,不能只看他说了些什么,而要注重看他做了些什么、做得怎么样,坚持用事实说话、用业绩说话。尤其应关注那些为人谦虚低调、注重实干、能力和业绩突出的人,给他们提供充分施展才华的机会,不让谦虚者“落后”、不让老实人吃亏。对于谦虚者来说,一方面应保持谦虚的美德,不因一时一地的失意而心灰意冷,始终坚信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始终保持充沛的工作激情;另一方面应避免把谦虚等同于无原则的退让,努力做到从大局出发、从工作需要出发,积极参与竞争,敢于毛遂自荐,用行动和业绩展示和证明自身的能力,赢得尊重和认可。(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