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收藏
  • 设为主页
心理课堂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心理课堂 心理课堂

【心理知识】毕业生如何缓解就业心理压力

信息来源: 济宁学院 发布日期: 2016-06-06浏览次数:

有一批毕业生即将走入社会,就业形势的严峻、家庭的期望、自我的定位、学校的就业率给毕业生带来了较大的心理压力,毕业生可能会暂时出现焦虑、自卑、沮丧、依赖、幻想、不平衡等一些消极心理,需要提高认识,加强引导。针对就业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问题,毕业生要学会自我调适,走出就业心理误区,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就业。

 一、认识心理冲突,主动做出选择

 心理冲突是个体在有目的的行动中,存在着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抵触或对抗的动机难以选择,从而表现出矛盾的认知与情感体验。有选择就会有痛苦,大学毕业生面临就业时表现出来的困惑、沮丧、焦虑、怯懦,往往源于心理冲突,其心理冲突主要表现为自主与被动、生存与兴趣的冲突。针对自主与被动的冲突,大学毕业生要主动规划自己,树立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的意识,独立自主地去生活,全力以赴实现自己的目标,不被动等待家长的包办和代替;针对生存与兴趣的冲突,首先要建立谋生是生存之本、兴趣可以改变的思想,同时尽量把工作变成自己的兴趣。在解决心理冲突的过程中,大学生会谨慎地对所有的有效选择进行比较,慎重权衡利弊得失,主动做出最佳选择。可以说,冲突的解决过程本身就是毕业生经受历练和主动成长的过程。

二、分析失败原因,总结经验教训

毕业生就业时常出现理想无法实现,需要暂时不能得到满足的情形。这就要求毕业生既要正视事实,又要不断进行新的尝试。把遇到挫折看成正常的事,把挫折看作“伪装的机遇”,不要消极退缩,要放下心理包袱冷静思考,认真分析应聘失败的原因:是主观努力不够还是客观要求太高?如果是主观原因,就要面对真实的自己,扬长避短、重新选择,在实践中有针对性地提高自身素质;如果是客观原因,如所学专业社会需求量小,就应该将就业目标转向中小城镇或农村,从基层脚踏实地做起,积累工作经验。通过调整就业目标,争取新的就业机会。

三、运用心理调节,进行自我调适

1.认知调节。大学生就业中的不良心态和心理问题往往源于不合理的认知,不合理的认知又会引起不适当的情绪反应和不正确的行为方式。合理情绪行为疗法(REBT)就是通过改变认知来改变情绪和行为的方法之一。如果大学生认为“就业应该是学校和社会的事情”,就会被动等待,一旦遇到挫折便消沉苦闷、怨天尤人,产生不良情绪,引起不当行为。如果转变这些错误想法,建立正确的认知,不良情绪就会得到改变,个体的行为也会随之改善。

2.情绪调节。情绪是个体对自己的需要是否满足而产生的体验。如果个体的需要长期得不到满足,消极的情绪如悲观、焦虑、抑郁就会积累,累积的情绪是一股巨大的身心能量,需要正确和正常的渠道加以疏导和释放,从而减轻心理压力,避免引发心理问题。调节、控制、释放情绪的主要途径有:一是适度宣泄。就业中遇到挫折产生的焦虑和紧张等不良情绪,不能一味藏在心底,要通过找信任的人倾诉、大声朗读、唱歌、爬山、打球、写日记等方式适度宣泄出来。宣泄要注意场合、身份和气氛,应是无破坏性的。二是松弛调节。松弛调节是一种通过练习,学会在心理和躯体上放松的方法。常用的有肌肉松弛、意念放松等方法。大学生在就业中遇到心理问题,可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通过放松练习来暂时缓解。三是转移注意力。当出现情绪不佳的情况时,把注意力暂时转移到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中去,如外出旅游、散步、看电影、读书、打球、下棋等,通过改变环境与活动,不但可以中止不良刺激的持续作用,防止不良情绪的蔓延泛化,而且可以通过参与新的活动,特别是自己感兴趣的活动,达到增进积极情绪体验的目的。四是自我安慰。当就业遇到困难和挫折,尽了最大的努力仍然无法改变时,应说服自己适当让步,不必苛求,找一个自己可以接受的理由来保持内心的安宁,承认并接受现实,以求得解脱。

四、利用外界资源,寻求社会支持

首先向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咨询。主动掌握就业信息和国家、省市出台的就业扶持政策,浏览学校就业网页,关注就业动态,合理选择用工单位。其次是争取家人和亲朋好友的帮助。毕业生可以将自己的基本情况和志愿告诉亲朋好友、同学熟人,请他们留意有关信息,帮忙推荐,有利于自己及早了解社会需求和用人单位的情况,从而做出选择。再次是寻求就业心理咨询。为提高就业面试的技巧,减轻应聘带来的压力与恐慌,消除就业挫折带来的焦感、烦恼、抑郁等不良情绪,可以寻求心理咨询中心的专业帮助。(转摘:新浪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