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一个人出门在外手机却没电了,你会不会向身边的陌生人求助,借用充电器或他们的手机?
“ta会不会觉得这很麻烦?”
“ta不认识我,为什么要帮我?”
“ta肯定会拒绝我,这太尴尬了。”
许多人可能会因为诸如此类的想法而放弃向别人求助,有研究发现,人们普遍会低估他人帮助自己的意愿。如果你也是如此,那有一个观点可能会给你带来一些冲击:“多数人缺少人生经历的重要原因,就是他们从来不去求助。”
但实际上,提出请求井得到满足的情况或许比你想象的更加普遍:一项跨文化的观察研究发现,日常生活中自然发生的请求有88%都得到了满足。
那么,为什么在必要的时候,我们也总是害怕向别人求助、总是觉得会被拒绝呢?
一、为什么我们难以开口求助?
(一)低估了他人的依从性动机。
依从(compliance)是指个体接受他人的请求而行动,使别人的请求得到满足的行为。一些研究者提出,作为求助者,我们往往会低估他人依从自己请求的动机水平,因此不愿意向他人求助。
想一想文章最开始时的那个例子:一个人出门在外时,你需要打电话却发现手机没电了,只能挨个去向身边的陌生人求助。你觉得自己需要问多少个人才能找到3个同意借手机给你的人?研究的参与者在实际求助之前就回答了上面这个问题,他们认为平均需要询问10.1个人。而当他们实际去求助街上的陌生人时,平均询问6.2个人就可以达成目标---这意味着人们高估自己需要询问的人数的程度达到了60%。
(二)低估了他人的亲社会动机。
帮助他人实际上是一种亲社会行为,即个体自愿提供的、有益于他人的、能促进人际间关系协调的行为。实际上,在可实现的范围内帮助他人可以满足我们的基本心理需要,并让我们作为助人者也获得积极的心理体验。
帮助他人的行为可以分别满足我们的3种基本心理需要:
1.自主需要:自发、自主地选择帮助他人满足了我们的自主需要;
2.关系需要:帮助他人使我们感受到来自他人的信任、加强了我们与对方的联系,满足了我们的关系需要;
3.能力需要:帮助他人侧面证明了自己的能力,满足了我们的能力需要。
因此,除了从依从动机出发,认为他人是由于遵守人际交往的隐性规则而同意请求,另一些研究者还提出,低估他人的亲社会性也是阻止人们开口求助的一块巨石。
二、扔掉包袱,大胆求助!
如此看来,在必要时向他人求助,我们大可以少一些焦虑和恐惧、少一些悲观的预期。真诚地、合理地提出请求,往往也会得到对方温暖的回应。
要知道,求助正是给他人给予善意的机会,也是加深自己与他人联结的机会。要相信,善行的温度总是双向的,送出玫瑰的一方,总会收获更悠长的余香。
转载自公众号:京师心理大学堂